民生观察 | 加强托育机构建设,托位数增至每千人口2.5个
2023-11-20 635


根据《民生观察儿童专题监测指标》采集的信息分析,2023年5月儿童福利与保护方面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加强托育服务供给示范引领,中央财政投资36亿元建设机构设施。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命名33个城市(区)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同时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通过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带动,支持和引导各地政府和社会力量,推动增加3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托育机构约7.5万家,提供托位约350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约2.5个,2020—2023年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36亿元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二是黔粤晋推出儿童健康保健康复服务措施,助力儿童健康成长。贵州省启动首个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项目,有利于提高15岁以下儿童HPV疫苗接种率,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新修订《广东省母婴保健管理条例》,新增婚前孕前医学检查“二检合一”内容,强化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制。山西省启动首个心智障碍群体康复托养服务项目,对孤独症、唐氏综合征等发育障碍的0-6周岁儿童提供专业康复和融合教育。


三是加强基层未保工作站建设,提升专业化便捷化服务能力。青海省成立首个省级未成年人观护基地,针对16至18周岁附条件不起诉的涉案罪错未成年人进行帮教救助,通过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司法社工观护帮教、心理咨询等方式对涉案罪错未成年人进行分级观护帮教。四川省达州市成立首个驻社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站,依托社区未检工作站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各部门协作配合。北京发布全国首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未成年人保护和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推动数字技术发展兼顾未成年人网络安全。




加强托育机构建设,托位数增至每千人口2.5个,供需矛盾逐步减缓


目前,我国托育服务还存在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托育价格较高等问题。托育服务水平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人口出生率。在2022年门头沟0-3岁婴幼儿入托服务需求调查中显示,在0-3岁育儿家庭中,31.03%的家庭有送儿童入托的意愿,27.59%仍在考虑中。而在不送儿童入托的原因方面,主要原因是托育机构价格太高。 因此,增加多元化、多层次、普惠型的托位是完善托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


1700464608344942.jpg

图1- 0-3岁育儿家庭送儿童入托的意愿


图片


图2- 0-3岁育儿家庭不送儿童入托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加强托育服务供给,鼓励普惠托育服务多元化发展。多地探索发展社区托育、单位托育、幼儿园托班、家庭托育等多种模式。2020年至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36亿元,新建48个地市级以上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托育服务机构约7.5万家,其中已备案托育机构22709万家,提供托位数约350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2.5个,较2020年相比增加0.7个,连续三年呈增长趋势,供需矛盾正逐步减缓。

图片

图3- 2020-2022年每千人口托位数




云南瑞丽在全国率先完成儿童主任职业化探索


2010年6月,瑞丽市龙口镇、解县乡10个村成为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发起的儿童福利示范项目第一批示范点。13年来,全市累计组织儿童活动3000余次,参与人数5万余人次,为115名大病儿童申请医疗救助27.8万元,为659名困难儿童家庭申请低保,协助38名儿童办理落户手续,协助37名辍学儿童返回学校等,切实保障儿童的福利和保护需求,形成独特的“云南瑞丽模式”。儿童主任职业化探索是这一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性主要呈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市级儿童主任薪酬制度,纳入市财政预算管理。2012年,瑞丽将村儿童主任与村民政信息员合二为一,在全市29个村委会和11个社区各设置1名儿童主任,全市推广村民政信息员兼任儿童主任制度,工作人员经费开始由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每月劳务补贴1130元,成为全国首个将儿童主任薪酬纳入市财政预算的地区。


二是投入儿童之家建设资金,为儿童主任职业化落地提供设施设备支持。在2010年儿童福利示范项目基础上,瑞丽市民政局为儿童之家配备价值约30万元的电脑、打印机、档案柜书框架、儿童博弈图书、儿童玩教具等设备,并持续投入建设资金,不断完善儿童之家设施设备,有效满足儿童的成长关爱需求。这也促使儿童主任丰富知识技能,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向职业化发展。


三是制定具体岗位职责,建立儿童主任标准化服务体系。瑞丽市民政局为关爱保护困境儿童及全体儿童细化8项具体工作职责,并进一步明确儿童主任考核督导要求,要求儿童主任每月必须上报一份简报,开展两次主题活动,重点关注儿童和家长三名以上,瑞丽市项目办坚持每月抽查一次,针对儿童主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考核。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保障儿童服务质量。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