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引领 | 新县启动“阳光心林”项目 创新机制护航学生心理健康
2025-06-17 81

为响应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要求,进一步优化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由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牵线,北京师范大学科技集团负责实施,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阳光心林”心理健康服务进校园项目在新县第二初级中学启动。该项目于2025年5月27日-5月30日期间,完成了首轮培训及入校服务工作,标志着新县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政策引领,多方联动共筑心育新篇章

“阳光心林”项目紧密对接国家政策导向,以实际行动响应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号召。项目启动会上,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帆,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德勇等出席并致辞,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北京师范大学新县项目组代表向与会方介绍项目方案与实施计划。新县教体局相关工作人员、四所项目校校长及全县46所学校选派的优秀学员参会,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二、创新机制,多元赋能提升心育能力

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了多方联动、多元赋能、精准服务的工作机制。在培训环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翔平老师围绕《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讲解,帮助参训教师掌握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基本理念。

项目组专家李习羽则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学生心理评估等具体工作,为参训教师提供了系统的指导和实操练习。


三、精准服务,破解心育工作难题

在入校服务环节,专家团队深入新县四所项目学校,通过实地调研、专题研讨、一对一评估访谈等方式精准对接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实际需求。

针对校园心理工作中的痛点问题,如特殊学生识别、干预流程优化等,专家团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并通过案例分析帮助教师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与应急处理水平。

此外,针对青春期学生管理难题,项目组还面向班主任群体开展了主题讲座,强化一线教师的心理教育意识与实操能力。


四、实践成效初显,构建心育新体系

本次入区指导累计开展骨干教师培训16课时、专题研讨4场、心理服务活动4场,直接服务师生超 200 人次。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指导+个案干预”的立体式服务,项目校初步梳理出本校心理工作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了活动设计、筛查干预等工作的优化方向;班主任群体掌握了基础心理技术,能够更科学地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区域骨干心理教师则在政策解读与体系构建方面获得专业提升,为全县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发展储备了人才力量。


“阳光心林”项目为期三年,不仅是对教育部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推进新县教育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企校县三方将共同努力,开启新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新篇章。

联系我们:

与中国公益研究院合作交流请扫描二维码或留言

微信号:lijing1467

微博号:中国公益研究院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文章来源:凤凰网